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
第六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班招生简章
2016年4月——2019年10月, 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已成功举办了五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班,绝大多数学员在技术学习、个人修养、成才或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研修班在教学、管理、人才设计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导师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明显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董事会研究决定:
2020年十一期间,拟定举办第六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班(以下简称研修班)。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问题,研究所将根据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和大连市政府要求,对于研修班具体开班时间、培训形式作适当调整。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元认知干预技术研发团队就确定了将研发元认知干预技术过程与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培养教学人才、教育人才、临床心理咨询治疗人才和各类擅长解决社会实践中难题的优秀心理干预技术专业人才的过程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并且经历了多次较系统的培养优秀人才实验,例如铁岭市科研型优秀教师才能培养实验[1988-1992,以金洪源《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实行双重目标管理》(《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2期)为标志];鞍山师范学院将本科大学生培养成“中学心理咨询员”的实验(1999-2001,以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培养中学心理咨询员的实验研究》为标志);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培养临床心理干预技术型硕士研究生实验[2002-2009,以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3名来自辽宁师范大学的元认知干预技术(CEI)方向研究生专场报告为标志];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技术服务社会创业才能培养与发展实验[2010-2015,以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与北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合举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年会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2014)年会”为标志),均取得了空前显著的成功,其优秀人才培养的效度与效果均为史无前例。
2016年4月,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启动培养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班,实质上是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团队进行的第五轮培养优秀人才培养实验,即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临床专家暨创业人才能力培养实验。其目标是把培养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创业团队成员的全部临床心理干预技术、创业思想与相应才能等移植到研修生身上;并通过培养优秀的研修生人才,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传遍全国各地、各个领域与行业,使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全国人民中间得广泛传播与成功应用,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及导师负责制
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
1.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的质量规格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班,是迄今为止最高级别、最高水平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家级人才培养方式和项目。以往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培训班全部是24学时或32学时的科学普及性质的短期培训班,此次研修班是为期两年,共202学时(其中责任导师一师对一生的,手把手临床教学培养时间为78学时),研修生毕业后的专业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都将发生实质性的飞跃。
1.2全面培养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优秀人才,使研修生在世界观、心理学观、人格观、天才观、创业观、组织观及其写作才能等方面也得到充分提高,与临床技术能力相得益彰,成为名符其实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并加入和共同建设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全国发展学术委员会。
1.3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全国发展学术委员会的最终目的是扫除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推广、传播、应用中的一切市场欺骗、假冒风气及其行为的破坏和干扰,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实实在在地变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造福中华民族的心理科学技术
2.导师负责制及其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研修生培养质量,研修班实施导师负责制,并将责任导师与研修生及其师生关系等相关资料公布于众,接受广大行业同仁以及全社会人民大众监督。一旦或由于培养方案设计缺陷;或由于培养机构不具备资质;或由于培养机构招生混乱,或由于责任导师专业不精乃至懈怠渎职,都可能会导致培养出来的研修生临床技术和职业道德不达标准,都将受到应有的社会舆论压力与有关方面的处理。因此,导师负责制是对责任导师与研修生双方的保障与监督。
3.研修生导师团队
研修班设首席导师、责任导师、副导师、助理导师等四个职业技术资质与资格级别的称谓。经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
3.1导师团队
聘请金洪源教授任研修班首席导师兼研修班教务长;
任命马立丽所长为教务部主任,主抓研修班教学工作;
3.1.1研修生责任导师
聘请马立丽、魏晓旭、王亮、邱淑红、王韶华、孙伟、刘野、姜海丽、许凤敏、袁宁、王新园、魏子凌12人担任研修班导师,并担任研修生责任导师;
聘请马艳茹、王红艳为研修班外聘责任导师;
聘请谷梅梅、李欢欢、刘佳、马连列、王宇飞、颜可佳6人担任研修班副导师,协助导师工作。
聘请李方圆、谢春玲为研修班助理导师,需要时可根据需要到岗协助导师工作。
报名学员自身很优秀,但由于研究所导师所带学员名额限制,因而不能参加研修班学习。在报名学员同意的前提下,研修班将根据学员自身情况及个人意愿聘任元学委成员或已结业(含今年)的优秀研修班学员担任研修班副导师,采用双导师制,由所内责任导师和所外副导师共同承担教学培养任务。
从2018年第四期研修生开始,王云峰、丁晓倩等六位研修班学员先后被聘任为研修班外聘副导师。为了满足更大学员的学习要求,大连研究所将根据具体情况继续扩大外聘副导师的数量。
注释:
1马艳茹、王红艳老师既可做责任导师,也可以作副导师。
2 研修班往期学员信息详见元认知干预技术网—元学委档案和研修生档案栏目
3.2导师职责
首席导师侧重负责对研修生的思想、个性和专业才能方面的成长进行引导和教育;
责任导师侧重负责研修生的临床技术及其应用才能的一对一的培养和日常具体培养管理工作;责任导师负责研修生毕业案例报告撰写的指导工作;根据学员学习要求,责任导师协调其他导师为学员进行辅导工作。
3.3责任导师分配
责任导师分配遵循学员与责任导师双向选择和研修班统一分配原则,进行两轮对接。
第一轮对接,学员可以登录元认知干预技术网站,在“技术团队”栏目查阅12位所内责任导师相关资料,在报名表中,每位学员可以选报两名导师(第一选择、第二选择)。责任导师根据学员情况进行选择,完成第一次对接。
第二轮对接,对于第一轮对接不成功且服从分配的学员,研修班根据导师和学员具体情况,进行学员和导师的第二次对接。
4.关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机构
4.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培养班的主办机构为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
4.2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是国内外唯一具备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资质的临床应用研究机构;是唯一具备高端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资质的研修生培养机构。
4.3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全体临床心理技术人员均为金洪源教授亲自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研究所专职从事临床工作,并在现岗位临床实践培养一年后正式上岗的专业心理干预技术人员。
刘野是第一期研修生,毕业后,申请入所,经全体董事会成员投票,以全票通过,加入研究所。
4.4除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以外的境内外所有其它以“××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命名的同名机构,均系个别商业机构采用的市场营销手段,客观上并不存在第二家在专业技术水平、专职技术人员队伍规模、理论暨技术研发能力、首席专家建树等方面同质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临床研究机构。
5.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毕业后待遇与使命
研修生毕业后,获得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颁发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生毕业证书》;凡是学习成绩优秀、临床技术精湛,职业道德高尚的学员,可以由本人申请,责任导师推荐,经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考核,批准加入元认知干预技术全国学术发展委员会。优秀且经过实践锻炼与考验的毕业学员,可以被聘为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本所研修部责任导师,负责培养研修生,治疗研究所转介的来访者等。
二、研修生报考、录取、复审与退学
1.报考研修生的必要条件
1.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国家正式承认合法学历;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能够证明其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或研究能力等方面确实优秀;或经过面试考核可以证明其确实具有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相当的自学能力、读写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其它学历人员。
同等条件下的考生,具有写作特长者或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优先录取。
1.2接受过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金洪源、马立丽、魏晓旭等主讲的元认知干预技术与应用(线下)基础培训24学时以上(含24学时,3天)。
1.3遵守国家法纪,道德品质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无反社会、反传统、反道德明显倾向或疵点;身心基本健康的中国合法公民。
2.报考申请与录取
2.1登录大连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网站(www.yrzgy.com),在“研修生园地”栏目了解《招生简章》等相关信息,在“图书资料”栏目下载报名表、课程设置说明等相关资料。
2.2将个人报考研修生的书面申请(报名表和相关证明)寄至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研修生部信箱(zgyrzgy@163.com),经审核批准后,通知其参加网上面试。
2.3参加网上面试,通过面试者发给《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
3.入学手续、资格复审与退学处理
3.1在入学初要对学员进行入学教育与学员资格复审。如果发现因为网络面试局限导致原则性遗漏问题的学员,提交招生委员会进行入学资格重审。最后以招生委员会投票结果决定对该考生是否录取。
3.2因资格复审不合格被退学者,招生单位返还全额学费和报销来时路费。
4.研修生培养班录取规程
4.1对申请修读研修生申请人员与本职业相关条件、面试成绩、身心健康及其它相关表现等进行综合审核,以委员投票数是否超过70%(含70%)为录取依据。
4.2每次招生有名额限制,差额录取。招生委员会成员投票数超过70%,但因为名额限制不能录取者,此次考试成绩与投票结果在下一期招生录取时仍然有效。对于上次招生未被录取的符合条件的考生,在下一期招生过程中根据各自条件分别给予优惠加分(5-10分不等),以确保其在与同等条件考生录取过程中优先被录取。
4.3凡是招生委员会投票表决时得票率不足70%者,一律不予录取。招生委员会谢绝录取报考人员时,不对放弃录取原因做任何解释和说明。
三、研修班招生人数、学制、课程说明、结业(肄业)
1.人数
本期研修班拟定招生14人,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2.学制
学制为两年,11门课程,202学时(每学时按45分钟计算)。
研修生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完成全部课时,可申请提前毕业。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详见元认知干预技术网首页,导航栏“图书资料”栏目中《第六期研修班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3.1集体学习(48学时)
全体研修生到大连集中学习六天。请假或其它原因缺席者不准入学,跟下一期研修生入学。
3.1.1入学仪式、入学教育,4学时;
3.1.2导师见面、导师与研修生见面教育及活动安排,4学时;
3.1.3创业技能公共课;《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创业战略、市场营销与写作》,16学时(2天) 。
3.1.4临床暗示干预公共训练课:《临床放松暗示与干预技术路线设计技能》,24学时(3天)。
3.2责任导师一对一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课(81学时)
责任导师负责指导的临床必修操作实践课可在两年内,根据适合实习的临床被试案例出现情况,由师生共同协商安排时间实施临床实践辅导。导师辅导研修生的一对一临床辅导个案诊断与治疗过程,也应根据临床被试案例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线上与线下辅导两种形式。只要保证培养质量,且师生双方方便并同意,线上辅导与线下辅导形式可以做适当调整。
研修班还开设导师组内小组课,组间精品课公开课,学员可以自愿参加学习。
组内小组课根据教学进度,同时结合研修生的实际情况,责任导师不定期开展对本组研修生设计的课程。
组建精品课的主题具有普适性或特色性,为研修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内容,力求帮助大家通过研修班的学习,掌握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操作应用,汲取研究所各个导师所长。
此外,责任导师负责研修生毕业案例报告撰写的指导工作。
3.3公共必修课(27学时,线上授课)
3.3.1临床专家的几种能力及认知结构:4学时
3.3.2元认知干预技术临床专家委员会组织行为建设:6学时
3.3.3案例咨询过程的再现和关键点解析:12学时
3.3.3 案例报告、科普类文章写作:5学时
3.4公共选修课 (46学时,线上授课)
3.4.1集体技术答疑
3.4.2责任导师、副导师的案例经验分享
3.4.3历届研修生案例经验分享
3.4.4研修生可以旁听责任导师或其他责任导师远程技术辅导其他研修生课程
4结业
4.1结业条件:研修生完成研修班规定的202学时;提交真实的案例报告;参加结业笔试考试。
4.2笔试时间: 研修生部在每年10月组织笔试考试。
4.3结业成绩:总分100,其中案例报告20分;笔试成绩60分;责任导师考核10分;导师集体考核10分。
4.4结业等级:及格(60分);优良(70——85);优秀(85分以上)。
4.5结业证书:学员毕业,获得《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班结业证书》。
5肄业
研修班学员入学后,如果长期不和导师沟通及完成课时,不参加千聊课程学习,不提交案例报告,不参加结业考试,研修班将按照学员肄业处理,该学员剩余课时作废,学费不予返还,网站研修班学员个人介绍删除。
四、研修生培养、费用等其它相关事宜
1.第六期研修生培养班学费人民币3.5万元,入学前一次性交齐。学费汇款账户在《元认知干预技术研修生入学通知书》中注明。
2.研修生报考、线上面试或结业考试不收任何费用。
3.研修生学员往返路费、食宿费用等自理。
五、研修班招生具体时间安排
为了确保本期研修班工作的有序进行,现将研修班具体时间安排公布如下:
6月1日——8月9日,学员报名。
8月15日(周六)、16日(周日),符合条件报名者参加网络面试。
8月26日,公布第六期研修生录取名单,邮寄学员《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
9月10日前,学员缴纳研修班学费。
10月1日,学员大连报到。
10月2日——7日,大连集体学习。
注释:届时,研究所将根据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和大连市政府要求,对于研修班具体开班时间、培训形式作适当调整。
六、元认知干预技术研修生部
研修生部主任:马连列
电话(同微信):13795138248
七、附件:
附件资料到元认知干预技术网首页,导航栏“图书资料”下载,链接:http://www.yrzgy.com/Home/System/download
1.金洪源研修生培养班招生说明会20160319
2.第六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班报名表
3.第六期研修班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
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