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
黄埔一期,如火如荼。
金氏语录 高屋建瓴
为了研修班学员更好地成长、成才、成功,尽管工作繁重,2017年7月26日,金洪源教授仍然加入研修班微信学习交流群“黄埔一期”。
金洪源教授从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天才培养、学术规范、熏陶教育等方面,对两期共32名学员进行高屋建瓴地指导,学员们倍感鼓舞、信心满怀。
微信分享 团队学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研修班学员的学习效果,“黄埔一期”每月进行学员经验分享。
刚刚赴美国参加完儿子大学毕业典礼的二期学员陆丽晨老师分享了运用技术高效干预儿子在国外上大学期间遇到的问题;
“两个孩子的妈妈”一期学员刘野老师分享了如何培养儿子的优秀性格;
教学任务繁重的张洪元、胡海英两位老师分享了干预学生心理障碍的案例。
积极复训 “元”花绽放
两期研修班学员积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系列培训班的复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技术水平。
2017年1月,一期学员王红艳、姚文杰、张彩霞老师,二期学员葛一丽、金慈芳、刘慧双、魏萍、张静哲老师,共七位老师参加复训。在培训期间的晚课上,葛一丽老师担任主持,王红艳、魏萍两位老师向参加培训的新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2017年7月,一期研修班学员王红艳老师、二期研修班学员金慈芳、王红梅、魏萍老师,共四位老师参加复训。在培训期间的晚课上,王红艳老师担任主持,王红艳、魏萍、王红梅三位老师向参加培训的新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论坛发言 文章发表
2017年7月15——17日,“中国心理建设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研修班一期学员董春杰老师、二期研修班学员徐鹤实、徐鹤语同学随同金洪源教授参会。在论坛期间,董春杰老师以“高中生家庭心理教育的技术掌握与操作全过程” 为题作专题报告,金洪源教授主持。
《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2017年第20期,发表了金洪源教授的文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实效化及其发展》。同期,还发表了第二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修班两位学员的文章:路杨老师《看不见的实效化“心理咨询过程”——班主任非临床化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更有效》;陆丽晨老师心理剧《解忧杂货店》。
深耕微群 群群花开
一期研修班学员马艳茹老师(已退休)、二期研修班学员张静哲、王红梅三位老师不辞辛苦、精心运营微信群,推广和普及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受众近千人。
保定教师交流群
河北石家庄元认知干预技术家长群
黑龙江嫩江元认知家长学习群
老马伏枥 豆妈不辍
一期研修班学员马流利老师,今年即将退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调整身心、高效学习。同时,用美篇记录自己的咨询过程和心得(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条件下),悦己又助人。
一期研修班学员刘野老师,今年荣升二妈(两个孩子的妈妈),开通微信个人公众号“豆芽的野妈妈”,介绍科学育儿经验,宣传元认知知识,累并快乐着。
改变工作 改变生活
一期研修班学员高艳玲老师,因工作出色,领导委以重任。
二期研修班学员解西运老师,助女儿国考,女儿如愿以偿。
8月13日晚,大连机场,金洪源教授准备赴京参加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前,利用候机时间,和各位研修班学员交流。
“一批本来就不简单且钻研的人聚在一起,相互鼓舞和启发……过不了多久,会涌现一批很出色的人。如何推动、包装、认可这些人走上全国或全省大舞台,有所作为?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潜藏着一项比研修班课程本身还重要、还有效的工作……就是促进大家成才、成功和被社会早日知道、相信……”
“研修生中人才济济,给他们搭个桥,修条路,搭个台,造个“势”,钢铁和天才就炼得差不多了!大家变天才了,中国心理学站起来了,中国才真正地站起来了”。
今天,黄埔一期,以元认知为荣,
明天,元认知,以黄埔一期为傲!
元认知在路上,我们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