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元认知心理调节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例

作者: 何立平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 发布时间: 2016-03-08

作者简介:何立平,女,43,武汉市青山小学班主任。爱看书,爱运动,爱唱歌,爱听音乐,爱逛街,爱时尚,爱旅游。但最爱的还是学生,对学生全身心投入,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多次被授予青山区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小野的“家校联系本”为何能迅速见效
——元认知心理调节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例(一)
 
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应邀在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作主题为《培养元认知智慧,开发学生潜能》的心理学培训,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开启学生心智的窗户,元认知心理调节原理与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能广泛有效运用。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被金教授的理论与技术所深深吸引,正在探索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为学生建立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教育案例:
小野是我们三(1)班众多农民工子弟中的一员,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似乎总是制约着他,很少能看到他的笑脸,我要帮帮他。一天,我有意讲到小野非常感兴趣的科学知识,然后问:“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宇宙的奥秘?”果然,小野非常自信地为大家介绍了神秘的太空,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下课后,同学们仍然围着他问长问短,小野非常骄傲地为同学们解答。我对小野说:“你看,当你带给别帮助时,你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对吗?”小野高兴地点点头。于是,我递给他一个小本子说:“你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何老师要送给你一份礼物。”本子上有我写给小野家长的一段话,对孩子丰富的知识表达了我的惊叹和喜悦,同时和他约定,这个本子是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本,每天我们都在本子写几句话送给孩子,孩子进步了给予表扬,孩子退步了提出期望,同时互相通报孩子一天的表现。我对小野说:“只要你每天能说出自己的一点进步,老师就会在你的本上画上一个笑脸。”渐渐地,本子上的笑脸越来越多,小野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课堂上,他思维活跃、表达清楚、声音响亮。作业本上,他的字越来越认真。我知道,快乐已经悄悄地吹进了孩子的心中。半个学期过去了,数学老师发出感慨:“小野这孩子简直和开学时判若两人!”后来,我逐渐减少联系的次数,让孩子们能把这种督促转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案例分析:
小野的“家校联系本”效果能有如此神奇,在元认知心理调节原理的指导下,我有意尝试做了三件事:
第一,在给小野“家校联系本”之前,我充分调动了小野的兴奋和快乐情绪。例如,有意识提到小野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让他自信地跟大家讲、他荣幸被围、他骄傲地解答、我追问他快乐吗、他高兴点头、我称他小博士、我送他一份礼物、我为他写了一段激励的话等近10处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小野的快乐兴奋地积极情绪;
第二,让小野快乐、兴奋地情绪与“家校联系本”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当小野积极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时,立即呈现“家校联系本”,让积极情绪与“家校联系本”建立条件反射;
第三,进一步增强、放大刚刚建立起来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直至牢固。通过“只要小野每天能说出自己的一点进步,老师就会在他的本上画上一个笑脸”的举动,让建立起来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得以增强、放大,每天当小野再看到“家校联系本”时,他情绪是高兴的,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他的思维是积极的,他的行动也是积极的,他愿意看并愿意接受上面的建议和内容,当他按“家校联系本”建议行动了,他一定在进步,必定得到表扬,得到表扬情绪会更好,进一步推动再次看到“家校联系本”时的积极情绪,小野的“家校联系本”也就见效了。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如何让学生快乐的情绪与“家校联系本”之间建立条件反射是关键,这是让“家校联系本”起作用的杠杆解。
 
让小强做我的孩子
——元认知心理调节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例(二)
 
教育案例:小强那遇事不让的性格仍然让他无法与同学融洽地相处。有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他冲过去就把那个同学打了一拳。问他原因,他说:“爸爸说了,如果有谁欺负我,我就要还过去,决不能吃亏。”对于老师、同学给他的帮助,他从来不知道表示感谢,反而认为是同学不喜欢他,故意刁难他。因为他的自私,急躁,冲动,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有些孩子还故意去惹他生气,在他犯错后幸灾乐祸地看他被老师批评。小强每次遇到这些事情,就和这些孩子打成一团,后来他找到我,寻求我的帮助。看着孩子充满怒气的双眼,我真心疼他,是“我决不能吃亏,反正我已是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坏孩子”的想法让他无法做到宽容。于是,我做了一个让同学们很意外的决定,我在班级宣布:“从今天开始,小野就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同学们能给予我的孩子帮助。我又对小野说:“做我的孩子,一定要为我争气,要让同学们都知道何老师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当你忍不住想发脾气时,你就想,何老师可没有这么爱发脾气的孩子。”没想到,小野真的变了,好几次看到他举起了拳头,听到同学说:“你是何老师的孩子还打人。”他就松开了握得紧紧的拳头,不再和同学生气了,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了。看到班里同学的桌子歪了,他也会快乐地跑过去摆正。小野的妈妈说:“孩子回家总是说在学校快乐的事,再也不觉得上学辛苦了。”
案例分析:
原来小强大脑里装有一组来自于他父亲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如果有谁欺负我,我就要还过去,决不能吃亏”、“反正大家认为我不好,我就要出这口气”,当小强一遇到与同学出现矛盾摩擦时,这一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就在他大脑里自动运行,这一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与小强和周围人发生矛盾这一刺激情景已建立条件反射,这是一种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它在潜意识里直接支配这小强的行为,所以每次遇到这种事情他冲动急躁不饶人,必然不受欢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为小强建立一个新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去覆盖原有的错误的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
因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于是我利用我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威信,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在班上向全班宣布“让小强做我的孩子”,这个令学生们意外的大胆决定,对小强来说是一个令他兴奋、令他荣幸、令他自豪的强刺激,充分调动了小强的积极情绪,接着我又对小野说:“做我的孩子,一定要为我争气,要让同学们都知道何老师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当你忍不住想发脾气时,你就想,何老师可没有这么爱发脾气的孩子。”这是为小强设计的一组积极的程序性知识,在这种强刺激的作用下,这组新的积极的程序性知识与小强和周围人发生矛盾想发脾气这一刺激情景已建立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当小强再遇此类情景时,新的程序性知识会自动运行,积极的情绪支配着小强的行为,他也就不会发脾气,会宽容理解人了。
 
监督员是一种荣誉
——元认知心理调节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例(三)
 
教育案例:孩子的行为总是有一些反复,好了一段时间,小娟的老毛病又犯了,排队讲话,影响同学。批评多了,自然影响她整体的状态,我担心她又回到过去的样子。于是,我开始实施新的计划。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好动,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管事,想当班干部。于是,我在班级设立“监督岗”,每天选一位同学做监督员,监督员可以管理同学们早读、午读,可以为同学服务。但是,监督员必须经过选拔产生,这位同学必须在一天当中有明显进步,或者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才能成为监督员,所以,监督员是一种荣誉。小娟也和大家一样,迫切地期望自己能当上监督员,能挺直了腰杆去管理同学。她非常努力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天都会来问我:“今天的监督员是谁?”当听到她的名字时,她快乐地举起右手做出了胜利的姿势。不用说,她是我们班最快乐,也是学习和行为表现进步最大、最捧的学生。看到她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想,其实快乐真的很简单。
案例分析: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第一次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情绪是一种生理智力,人在高兴时,大脑细胞里化学成分与人在烦、愁、焦虑时不一样,人在喜欢、热爱、兴奋时大脑细胞是活跃、敏捷、记忆力增强的,所以当你学习时高兴、兴奋、喜爱,你的生理智力就注定高于别人,相反,当你学习时焦虑、厌烦,你的生理智力就降了下来。因此,情绪本身就是智力。我把孩子们能当班级监督员设计成享有一种荣誉,享有这种荣誉人是高兴或兴奋地,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人的生理智力是高的,学习时高效,处理事时理智,小娟就是连续在这种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所以她能成为学习和行为表现进步最大的学生。如何为“监督岗”定位、设计合情合理的荣誉、引起学生的兴奋和快乐的情绪这需要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智慧。
 
教育反思: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好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愿努力,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快乐。回顾在学生身上所做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的个性、心理与家长教育引导密切相关,而如何完善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也是我们作为老师所要肩负的责任。孩子总是在不断地犯错中完善自己,在不断的反复中进步。而我们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与家长沟通,是为了让孩子体验进步的喜悦。在那个小小的本子上,我们写下的是鼓励,是期望,送给孩子的关怀、是爱,孩子得到的是喜悦、是幸福。收下学生做“我”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也是老师最喜爱的宝贝,没有人喜爱的孩子内心一定会充满了伤悲,老师会和他的爸爸妈妈一样喜欢他。监督岗的设立,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也是好孩子,自己也是班级的主人,让他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付出”也会带来快乐。要让孩子们得到快乐,我们得做快乐而智慧的班主任。帮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步入适合他们发展的领域,并获得对成就的满足感,是我们教育者永远不变的追求方向。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1) 查看评论(0) 点击:4390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