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元认知干预技术学科智力理论到底如何称呼好?

作者: 金洪源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3-04

大连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四期研修生韩静老师问:我们把知识表征原理、同化学习、三类知识、问题中心图式、顿悟等原理,统一称为“元认知科学教学原理”可以吗?

答复如下: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认知学习理论才传入我国。到9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界研究者们才逐渐地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先行组织者策略与作文能力图式训练法》(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年)为例,它被列入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立项科研成果,其一定是有创新之处的。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概念还是美国研究者提出来的,咋看起来分不清哪些是美国研究的,哪些是我国研究者研究的。因此,我们要澄清一下我们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做了哪些新的贡献?

一、我们为美国的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做了哪些贡献?

这批被列入国家教委科研立项成果中的研究成果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对旧知识的重新整合为主。例如在欧洲历史上最先是有人发现了鸟类飞翔时翅膀前部拱型结构在一定的气流速度环境中产生向上托力的原理,于是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发明了滑翔机;而美国的莱特兄弟把人们早就知道的螺旋桨、螺旋桨快速运转推动空气或水产生前进动力的原理、轮胎及其轴承功能及其原理;汽车内燃机原理;汽油燃烧及其在汽缸中爆炸产生动力原理……等等世界上早就存在的原理与滑翔机整合,产生了第一代飞机。

另一类是在自己的新发现成果基础上再整合旧的知识。例如鲁班发明锯,先是发现草叶边缘齿状结构;再将这一发现与斧子的材料(铁)、刀上的刃、草叶的形状……整合,发明了锯。这里的铁、冶炼、铸造、刃、草叶形状……都是旧知识,只有把铁制成有刃的类似草叶的锯子是创新。

《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一书中的知识表征、同化、上位同化、知识分类、问题中心图式和顿悟概念……都是早就有的旧知识。只有这样几件事是我们做的:

1、用知识表征重新解释了原来用“完形”解释的顿悟思维机制,于是有了知识表征顿悟观理论这样好用的顿悟思维理论。人们再也不必在完形假说这种非科学概念面前不得不思维停步不前了。

2、用知识表征解释中小学生学科思维顿悟与不顿悟,中小学生的学科智力诊断方法与高效辅导方法诞生了——同化,上位同化、整个图式、三种知识……还有情绪、自信、预期成功……可以诊断哪些不顿悟的孩子大脑中缺少什么;还能预见、解释、培养哪些孩子,知道他们距离顿悟还差什么?差多少?大脑中还缺哪些知识或心理因素?如何补上?这样孩子的培养、诊断、预见都是自觉的、高效的和科学的、可实验的了。

3、在没有知识表征顿悟理论这前,在美国的认知学习心理学中,“知识表征、同化学习、三类知识、问题中心图式和顿悟”等等概念还是彼此孤立的、独立的、没有必然联系的概念。多一个或少一个看不出什么意义。但是,在知识表征顿悟理论提出以后,这些概念之间就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了,就像飞机场的机械修理师心中有了飞机以后,地面上的轮胎、汽油、翅膀拱型、空气速度、螺旋桨、轴承……都被视为飞机飞行缺一不可的整体之部件或部分因素。每一架飞机上面的这些因素有一个有问题,飞机便不可能起飞,或者即使起飞了也是危险的,或者只是偶然因素作用下才可能平安到达目的地的……

4、造飞机的人就按照上述理论、技术体系、图纸施工,到时必有飞机被制造出来。如果飞机没有造出来或不能飞上天,就检查一下原因……而用完形解释顿悟不必然能够诊断出学生的认知结构缺陷,不必然能够在确定时间和知识准备条件下成功辅导好一个孩子。就像多数中医的临床应用效果一样,这个人用这处方法和药物治愈了,换成另一个人就治不好——它的理论、病理诊断、药理只要是建立在非科学理论基础上,就不可能标准化、实验化。

 

二、和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相比,我们多做了什么?

莱特兄弟的主要贡献是把所有的前人成果进行组合、制作成飞机和试飞成功。

我们的工作比莱特兄弟做得要多。我们完成的认知学习理论研究工作包括:

1、我们吃透了知识表征原理,并且用它重新解释了完形顿悟思维过程及其机制。

2、提出并阐述清楚了(不够浅显通俗)知识表征顿悟理论,并且揭示了完形顿悟的实质就是大脑通过获得知识、表征知识过程实现顿悟的过程。于是提出了人人可学、可会的知识表征顿悟理论。

3、用知识表征顿悟理论解释了中小学生做理科题思维、猩猩取水果、写作等领域的知识表征顿悟过程、机制,因此产生了知识顿悟观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4、形成了一套中小学学科学习智力培养理论与方法,以及婴幼儿智力培养 、写作能力和其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自我灵感调控等等智力领域的知识表征顿悟诊断与培养理论及其技术体系。

5、解释和解决了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思维机制、诊断技术与认知智能辅导(治疗)技术体系。

6、揭示了知识在人类的人格、性格结构的关键地位与功能,便于在临床上迅速诊断出当事人此种人格、性格表征的知识与观念的缺陷或错误,并采用实效化技术辅导。

 

三、到底如何称呼更合适?

1、我们称自己的智力理论为:“元认知干预技术智力知识观比较合适。其中包括:临床心理诊断与技术干预的思维知识观、人格与性格知识观、意识知识观、心理障碍症状思维知识观、天才智力知识观、创新思维知识观、中小学生学科智力诊断与辅导知识观、临床心理康复与优秀的元认知干预知识观等。

2、元认知干预技术智力知识观的大多数理论是以美国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尤其是建立在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智力知识观”——用知识解释智力思想基础之上,且包括了皮连生教授的智力知识观理论内容的。代表作《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8年版)。

3、元认知干预技术智力知识观理论及其相应的临床操作技术体系,是元认知干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元认知干预技术有效诊断和辅导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思维、人格思维、愈后防复发的元认知思维及其培养优秀人格、培养天才智力状态及其认知结构的理论基础与实操技术体系。

4、马立丽、王韶华她们把智力知识观提炼出来,专门用于解释中小学生的学科智力诊断与学科元认知策略培养的课程,至今仍然作为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全体元认知干预技术临床专业人员在诊断与辅导心理障碍过程中,都是依据元认知干预技术智力知识观原理进行诊断和实施实效技术干预的。

以上供参考。

                                                          金洪源

                                                        20203月4日

 

顶(4) 查看评论(0) 点击:9805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