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对偏科学生的成功干预――运用知识解释智力的现代心理学观点

作者: 李晶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应用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 2019-09-1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无法解释学生在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智力水平的现象,于是,多数学生家长和教师往往相信人的智力有类型之分,即人有一种先天的智能倾向,使人一生下来就容易学会什么,不容易学会什么;在哪个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在哪个领域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辽宁师范大学的金洪源教授以通俗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传统的智力理论与知识智力理论对学生学习困难分析的不同“我们不是不承认人的先天智能倾向的存在,但是,在学校里,在家长眼中,绝大多数被看成是先天性智力倾向的现象都是错觉,即把后天发展起来的认知结构差异导致的学习智能差异认为是先天性的智能倾向。例如把学生的智力分为文科型,理科型,文科型的学生只在文科领域一学就会,有时甚至不学也会,不但表现聪明而且表现出性格都是勤奋上进的,而一学习理科就会变得又笨又懒,成绩平平,又的甚至理科学习成绩极差。更有甚者,又把学生的智力分为外语型与数学型;制作型与功课型;办事型与学习型等等。”①这样可能又影响了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继续努力学习文化课的信心,成为偏科﹑弃学或学习不努力的思想根源。

 

不在理论上澄清这些错误的智力观,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困难诊断的。如果澄清了这些智力差异形成的原因,我们不但可以避免错误的学业智力观的误导,而且可以根据其形成的规律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现在刘热生老师和知识智力观的指导下,笔者对偏科的临床诊断与辅导的实际操作状况进行汇报。

 

二﹑被试基本情况与临床表现

 

被试华宁(化名)鞍山市三十八中初一学生,从小就不喜欢学数学,但每次考试还能及格。在升入初中的第一次数学阶段性考试中,成绩为30分,数学不能正常学习,看到学习就头痛,而且非常不喜欢现在的数学老师。其它科成绩都很好特别是英语,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2006-8-21向笔者求助。了解的情况如下:

 

在认知方面,被试的家长和她自己都认为是被试生下来头脑就不聪明,反应慢才导致数学学不好。

 

在行为方面,由于不喜欢数学老师,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有时认真听了,一旦遇到听不明白的,就在也听不下去了。能坚持完成数学的课后作业,但只是应付差事,做完后就在也不想多看数学一眼。

 

在情绪方面,由于长期在数学上的挫败感造成被试一提到数学,情绪就非常低落。这次数学考了30分给她触动很大,同学有很多都得了90分以上,被试说就是让我及格也行啊,考30分太丢人了。从这可以看出被试是很想学好数学的,但每次坐到书桌前,打开数学练习册时,就特别烦根本学不进,有时强迫自己做几道题,结果不是错就是不会做,就更烦了。自己非常苦恼。

 

在家庭方面,母亲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听说被试这次数学考了30分,气就不打一处来,对被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但并没有效果,被试一到做数学时就磨磨蹭蹭,不专心。母亲对女儿的批评就更多了。来访者头部和肩部有明显的神经性多动,是不自觉的,形成的原因是去年有一段时间,因为来访者学习的问题,与母亲之间形成了敌对情绪,有时母亲会在她学习走神和不认真时,给她一巴掌,经常反复导致形成了条件反射并泛化。

 

在学校方面,初中新的数学老师经常打人,骂人,非常严厉,有时回答问题答不上来,老师就进行讽刺性的批评。

 

三﹑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诊断分析

 

通过以上对被试基本情况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被试在学习其它科时,能够正常学习,而在学数学时,表现出学习低效,学不进去,情绪低落等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被试不适合学数学?用现代的心理学理论解释,这其实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造成的。潜意识情绪反射是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的或本人的意识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射,是无意识的。根据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S-E-R)原理,当某一次的刺激事件S(在课堂上没有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被老师骂或用了大量的时间做题,但不是不会做就是做错)出现时,被试就认为是自己脑子笨,不适合学数学,产生一个焦虑的情绪反应E(心烦意乱,心慌),然后导致一个行为R(不想学数学,开始逃避数学,改学其它科)。以后在遇到相同的情景,被试又产生了高焦虑的情绪,又会出现一学数学就焦虑的行为,这样就轻而易举的建立了一个条件反射,而且这种反射的建立被试当时也没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并在以后自动的运行了,被试一直以为是自己的脑子笨不适合学数学。其实并不是被试的脑子笨而是这种条件反射中有情绪在里面,它又不能被意识所控制,而且在被试的大脑中有许多个S-E-R自动条件反射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构成了她逃避数学,厌烦数学的行为系统。这种情绪往往导致一个人长处更长,短处更短,并且难以自我超越。

 

另一方面,被试的大脑中数学的原有固定点知识缺乏,即我们所说的数学基础差,底子薄。

 

四﹑临床干预的设计﹑实施及效果

 

(1)认知干预的设计及实施

 

2006-10-21,笔者帮助被试调整了她的认知结构,让被试明确数学学不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方面,一是情绪方面。由于华宁从小数学学的就不好,基础知识不扎实,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而且在情绪方面又抵触数学,是这次数学没考好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因为她脑子笨,不适合学数学。而后笔者又举了一个小例子,现在如果让华宁和她班数学学的最好的同学(华宁认为他很聪明)一起做一道高中的数学题,结果肯定是他们俩都不会做,原因不是谁聪明,谁笨的问题,而是解这道题用的知识点他俩都还没有学。接着要给华宁信心,只要下功夫把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数学成绩就会稳步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增加华宁的信心,笔者出了一道课堂上正在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下是华宁做题的过程。

 经过检查发现,首先华宁对于书上的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并没有熟练的掌握,其次对于部分掌握的法则在做题时也没有监控自己用法则解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问题中心图示(它是以特定问题为中心,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而涉及的一组知识经验。②)

 

第一步:在做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时,遇到减法,先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把减法变成加法。值得注意的是,相反数这个知识点是否已经习得。

 

第二步:在做有理数加法时,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⑵异号两数相加           ①绝对值不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②绝对值相等,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              先确定你所做的有理数加法属于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哪一种情况,判断是哪一种情况后,再运用具体的法则。

 

2)              确定符号,是“+”号可以不写,如果是“-”号,一定要先把“-”号写上。

 

3)              最后把运算的数写在符号后面。

 

通过笔者的讲解,华宁又把笔者出的题做了一遍。

 

 

 

笔者高兴的说做对了,华宁很高兴,又自己在书上找了一道题做。

 

          

 

做对之后笔者对华宁说“你还真聪明,学的这么快,这么好,只要我们把基础知识学牢,并会运用,我们就能做对题,我们根本不比别人差”。华宁频频点头,很兴奋,接着又做了书上的几道题都做对了。在此基础上笔者答应华宁会在基础知识上帮助她,但她自己也要努力。并且在解决基础知识的同时,明天要为她做一次肌肉放松训练来解决情绪问题,让她在想学数学时就能学进去。并讲解了放松训练的原理。笔者能看出华宁很期待的样子。

 

(二)临床放松训练

 

2006-10-22,笔者先和华宁一起按章节把书上的知识点复习了一边,后笔者在华宁的要求下,对她进行了临床放松训练,在她肌肉深度放松,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笔者采用情感组织者策略对现在的初中数学老师,上课的情景和课后做数学题的情景进行了脱敏。用积极的情绪来取代以往消极的情绪。

 

在临床放松训练结束之后,笔者让她练习准备好的数学快捷通,华宁一直做的很好,在做最后一道题(尖子生题)时,有些犹豫,她告诉笔者,以前做练习册时从来不做尖子生的题,但经过笔者的鼓励和指点后,认真的做了起来,并得出了正确答案,经笔者肯定后,华宁高兴的跳了起来,说我也是尖子生了,我真棒(这是笔者在放松训练中加入的程序,看来起作用了)。

 

2006-10-23晚,华宁打来电话,激动的对笔者说,老师我在今天的考试中取得了97分的好成绩,这是学数学以来最好的成绩,老师,你不知道卷纸发下来我愣了好几分钟,我心想这是我答的卷纸么?真不敢相信。笔者也非常高兴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笔者问,现在还烦数学老师么?上课能认真听讲么?华宁说,现在有那么一点喜欢老师了,上课非常认真听讲,以前一上数学课就盼着下课,今天的45分钟数学课,就像是上了10分钟就下课了,我还有些没上够呢!呵呵!对了,我的同桌很吃惊,她每次数学都考8,9十分,这次才考了76分,她问我是怎么学的,我说我有高人指点!

 

2006-10-24,25的两天晚上,笔者先辅导在做肌肉放松训练,训练后仍然做数学练习册。每次华宁的状态都很好,学习效率和准确率都很高,以前从来不碰的尖子生题,现在有时还专挑一些尖子生题做,华宁觉得这样很有挑战。

 

(三)其它的辅助设计及实施:

 

在学习时,当遇到难题时,要思考,想一想可以用书上的哪个知识点来解决,做对后,要鼓励自己“我很棒”。

 

在家庭方面,当华宁在数学上有一点点进步时,家长要给予鼓励。

 

五﹑问题与讨论

 

1.像华宁这种偏科的学生,在学校里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偏科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考偏科就不能考一个好高中,高考偏科就不能考一个好大学。而认清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能加以合理的解释,不论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对教育工作者们,意义十分重大。按传统的智力观,这是由智力因素引起的,不可改变,很多家长,老师,学生本身选择了放弃。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用现代的心理学观点,用知识解释智力,只要打好基础,消除消极情绪,偏科现象就会明显的改善。

 

2.学生表现出来偏科现象,即智力类型倾向,主要由两大原因造成的:知识学习的同化效应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潜意识情绪反射效应。(1)知识学习的同化效应,即大脑中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之间,依据彼此相似性关系所发生的一种正迁移过程。现代心理学智育理论用知识解释智力,即一个人大脑原来哪方面知识经验的多少对于哪方面学习能力的强弱由密切的关系。如果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中看不到知识的同化机制带来的学习能力效应,就会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大脑机能的先天强弱或后天练习多少上面,从而导致对这些学生补救性辅导误入歧途。(2)情绪反射效应,其形成的根源之一在于知识学习成败所致。一旦知识学习获得成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其消极情绪反应大多不治而愈。所以,解决学生的偏科现象的真正入手点,从同化学习能力入手,向学生大脑中输入原有固定点知识是最容易操作并且也最容易奏效的措施。学科学习策略的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①《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金洪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32页。

 

②《智育心理学》:皮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2页。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15) 查看评论(0) 点击:7156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