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高中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认知特征及其教学干预

作者: 裴洪伟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应用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 2016-03-08

一、             问题提出

 

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智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只要人的大脑中有了相应的知识(或称图式),那么这个人就一定具有相应的智能。知识是智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缺乏相关的基本知识,也就无法发展智力。

 

一个学生的大脑中即使具备了相关的知识也不会解题,不会写作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认为这样的学生是先天的愚笨、反应迟钝。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被认为头脑不灵活,在解题、作文等学习方面表现笨拙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得很出色,这又是为什么呢?持传统智育理论的人们,由于看不到人脑中知识结构的缺陷对解题顿悟思维的影响,而往往误认为是天赋的原因所致。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导致学生学科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结构缺陷。我们的研究也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

 

笔者于2002年暑期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锦溪中学高中部,所在年级总共有6个班,一班和二班为重点班,三班到六班为普通班,笔者任教于三班、四班的语文学科。笔者对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教学干预,第一个学期后,两班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由原来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的88.47、88.51提高到90.61、85.64,全校排名分别由第5名、第6名提升到第1名与第4名;第二个学期后,两班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7、90,全校排名分别为第3名与第1名;高一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是95.20,93.87,88.47,88.51,88.49,89.69,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是 85.82,88.88,90.61,85.64,81.38,83.77,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是85,89,87,90,84,82,到目前为止,高三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成绩(平均分)是 82.84,88.19,83.73,89.27,79.17,79.10。以上的数据说明,以知识分类智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语文学科能力有障碍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诊断与教学干预,是有效而可行的。

 

 

 

二、             理论基础

 

解决学生的学科能力障碍,主要是检查和分析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特征,找出阻碍学生解题和作文等顿悟思维的知识,即知识结构中所缺少的知识。

 

许多学生即使认真听课、做作业,也无法学好语文,成绩也一直无法提高,因此学生及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就盲目地认为:学生不够聪明,先天的智力缺陷。事实上,有缺陷的不是学生的智力,而是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造成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问题时,不能迅速产生顿悟

 

顿悟思维的机制是揭示中小学学生学科能力发展障碍的突破口。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苛勒,用猩猩解开活绳结取水果的实验,证明了解决问题顿悟产生的条件在于整体问题条件在大脑中的“豁然开朗”,即解决问题所需全部知识连贯成一个整体的内部表征。我们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障碍诊断及治疗的过程,实际也是查找阻碍学生顿悟思维产生的相关因素,并加以补救的过程。保证顿悟思维产生的整体问题条件或相关变量有很多,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和分析:长时记忆对短时记忆的同化作用,核心固定点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先行组织者策略等对顿悟思维的影响和作用。

 

 

 

三、             教学干预实验

 

笔者于2002至2004年,任教高一至高三语文学科期间,收集了一些语文学习困难生的案例,对他们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并进行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塑造,具体过程如下:

 

㈠长时记忆内容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同化作用,可以增加短时记忆容量。

 

顿悟思维是在短时记忆中进行的,解决问题中心图式中的全部知识在短时记忆里整体表征清晰时才产生顿悟。例如高考模拟试卷(以下例题都是高考模拟试卷中的题型)题型中的“实虚词恰当运用”一项: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随着社会的发展,__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2)张教授把祖辈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3)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___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留传   品尝       B.终身   流传   品评

 

C.终生   流传   品尝       D.终生   留传   品评

 

学生如果想正确选出此题答案,必须要知道“终身”与“终生”、“流传”与“留传”、“品尝”与“品评”这三组词语的含义及区别。其中“品尝”与“品评”比较好区别,它们分别侧重在“尝”和“评”,但前两组的区别就稍有难度。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通过读题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已经把短时记忆空间占得满满的,不能一下子就产生顿悟,此时需要到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实虚词的辨析,“终身”是就切身事情而言,“终生”多就事业而言;“留传”是 传播开,传下来,对象是消息、故事等,“流传”是指祖辈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对象是具体的物品。那么很明显,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A项。如果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把上述实虚词的含义、区别反复强化,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现在就会顺利地把这些知识提取到短时记忆中,使相关知识表征清晰,促进顿悟思维的产生。同理,高考模拟试卷中的“字音”、“字形”、“成语恰当运用”等题型,也都需要一定的识记,将有关知识储存到长时记忆中,以待需要时能迅速地从长时记忆检索到,并提取到短时记忆,最后形成顿悟。

 

㈡核心固定点知识

 

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同化作用,我们称这个原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固定点。教师在传授学生新知识之前,向学生的大脑中输入一些有同化价值的知识,会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即实现顿悟。我们可以把下面的例题作为事实根据: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虎冯河    薪救火

 

B.        路蓝缕    肉复生  

 

C.抽        目惊心    左支右

 

D.鸡        怒发冲    冕堂皇

 

A项比较容易判断,都读bào,学生对C项中的“左支右绌”有些生疏,可以通过原有知识来同化,我们曾学过成语“相形见绌”,“绌”为“不足”的意思,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出“左支右绌”中的“绌”也应是“不足”之义,那么,两个成语中的“绌”读音也应该相同,都读chù。D项中的读音,许多同学在guān和guàn之间犹豫,但如果检索大脑中原有知识就会发现,“冠”字作名词讲,含“帽子”之义时,一般情况下取前者的读音,作动词有“戴帽子”或“争夺第一”的含义时,一般取后者的读音。所以D项都读guānB项中除“裨将”的“裨”不确定,其它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都读bì。“裨”字的读音我们可以通过大脑中的原有知识来推断,我们曾向学生传授过这样一组知识:“裨bì益”和“偏裨pí”,前者解释为“益处”,后者解释为“偏将”、“副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固定点知识推测“裨将”也应是“偏将”、“副将”之义,那么由此可顿悟:“裨将”的“裨”也应读作pí。

 

    再如“鱼”和“渔”两个字,我们先把两个字的区别作为固定点知识讲解给学生:前者是名词,水中的脊椎动物,可食用;后者是动词,解释为“捕鱼”或“谋取”。那么学生在字形的训练中遇到“竭泽而鱼”、“渔汛”就会用先前的知识来判定两个词语都不正确,正确的书写应是“竭泽而渔”、“鱼汛”,前者做动词,后者做名词。原有知识固定点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同化作用。

 

㈢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却不能灵活运用,不能迅速而正确地解题时,他们往往会被看作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或是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事实上是他们掌握的陈述性知识多,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少。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知识,是用来监督、指导、调控思维者自身思维活动的知识。这两种知识有时区分并不很明显,也就是我们平时教给学生的或学生自己领悟、归纳的答题方法、技巧和策略。

 

在字形训练中,笔者给学生归纳两点答题策略(程序性知识):

 

(1)如果所给词语(特指成语)的类型是并列结构类型,那么对应字的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近。如下面的例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沧桑    惮精竭虑    夜阑人静    一年之计在于春

 

B.枯槁    题纲挈领    既往不咎    冒天下之大不韪

 

C宣泄    文过是非    纷至沓来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矫捷    标新立异   相辅相成    可望而不可即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他们的思路(程序性知识)是:

 

如果A项中的“惮精竭虑”是并列结构的成语,那么,对应位置的字的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近;

 

如果对应位置的字的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近,那么,“惮”和“竭”的词义相同或相近;

 

如果两个字的词义相同或相近,那么,都应是“尽”的含义,而“惮”是“害怕”的意思,“殚”才是“尽”的意思,那么“惮”应改为“殚”,正确的书写为“殚精竭虑”。

 

B项中的“题纲挈领”、C项中的“文过是非”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那么,根据上述的程序性知识,学生就可以很快产生顿悟:“题”和“挈”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近,那么“题”和“挈”都应是动词,取“提”的意思,因此“题”应改为“提”。同理,“是”与“文”在词性和词义上也是相同的,都是动词,取“掩饰”的含义,“是”应改为“饰”。由此可以很容易地判定,D项是正确的。

 

(2)由词义推知字形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尽管对某些词语的字形不是很确定,但对这个词语的含义及用法却很熟悉。学生如果在答题过程中,能够运用词义来推测相关的字形,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答题策略。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恬淡    退化变质    目不瑕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寒喧    利令智昏    咄咄逼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气概    一愁莫展    淡泊明志    胜不骄,败不馁

 

D.晦涩    异口同声    向隅而泣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A项中“退化变质”的含义我们可以从学习、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得出,是“腐化变质”的意思,“退化”是指生物体在进行进化过程中某一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是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蜕化”,正是腐化堕落之义。学生在熟悉词义的前提下,就会根据已知词义判断出词中的“退化”是错误的,应改为“蜕化”。成语“目不瑕接”的含义是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瑕”是指“玉上的斑点”,而“暇”是“空暇”的意思,正符合词义,所以“瑕”应改为“暇”。B项中 “寒喧”的词义是“问寒问暖”,而“喧”是“声音大”的意思,“暄”恰好上“温暖”的含义,那么“喧”应改为“暄”,与词义符合。C项中的“一愁莫展”,根据经验、常识可以得出其含义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而词中的“愁”却是“忧虑”、“忧伤”之义。那么根据整个成语的意思就可推知:“愁”是错误的,应该为“筹”,是“计策”、“办法”的意思,这样才符合词义。综上推论,A、B、C都是错误的,答案应该是D。

 

当我们把程序性知识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传给学生时,事实上,这些知识已经转化成了陈述性知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通过总结和归纳,还可以把这些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经过一定的训练以后,也可以转化成一种内部思维的答题技巧,这种技巧可以指导、监督思维者自身的思维活动,那么这种指导思维者内部思维的技巧也就是认知策略。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认真审题,注意从问题中寻找条件”,是监督、指导自己思维过程的方法,就是认知策略。

 

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与实际掌握的知识紧密相关,但解题过程中的方法、策略更是不容忽视。当我们传授给学生知识时,同时也要重视这些知识在学生大脑中是如何排列的。例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可以事先在学生大脑中埋下一个固定点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也就是说,要保证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清晰、完善,这样才会利于顿悟的发生。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就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

 

㈣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在学习某个知识之前,为减少对新知识学习的难度或避免机械学习提前向学生大脑中埋伏的一个固定点知识。先行组织者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文理科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最多的主要是作文方面,事实上,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更广泛地发挥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作用。

 

高考模拟试卷中的各种题型都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可以遵循。例如古代文阅读中的翻译题,主要考察的是实词、虚词以及句式,古文中许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都是截然不同的,还有翻译的语序,也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若要在古文阅读方面得高分,必须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以及常见的几种文言句式。但是,如果在上述条件下还不能顺利地完成文言文翻译,那么就是方法和技巧问题了,甚至在没有掌握相关数量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的前提下,如果掌握了有效的答题策略,也同样可以轻松、正确的完成文言文的翻译。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总结了一条答题策略(先行组织者):“联系上下文的语义或根据已知词语的含义推测整个句子的基本含义,再根据整个句子的基本含义推测未知词语的含义。”可以举例说明: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滕文公下》)

 

     是非君子之道也。

 

译文: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如果知道这样做是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

 

学生在做这项翻译题时,就可以运用上面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自己的解题思维。首先我们联系上下文的语义,能推出第一句的翻译基本意思是:这种攘(偷)鸡的行为是不对的,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接下来我们再根据这个句子的基本含义推测句子中不知道的词语的含义。句子中的“是非”如果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对错”、“是不是”,那就不符合整个句子的含义,因此要换个角度分析,按照整个句子的含义,“是”应该指代前面的“攘鸡”的行为,译为“这”,“非”应该是否定词“不是”的意思,“君子”可理解为“品德高尚的人”,“道”就可解释为“行为”、“做法”。此时就可以把一句话完整地组织起来,即 “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第二句的翻译也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完成。首先由上下文的句义推出其基本意思:如果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那么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再由整个句子的含义推测句子中不懂的词语的含义:“义”可理解为“道义”,“斯”理解为“就”更通顺,关键是“已”,按照句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改正”,但是我们可以用以前的知识来同化这个词,我们以前学过《劝学》中的句子:“学不可以已”,其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那么,我们这里翻译成“停止”就更恰当。把整个句子完整地组织起来就是:“如果知道这样做是不合乎道义的,那么就应迅速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

 

再如《后汉书》卷二十一,关于李忠的记载,李忠因为清正廉洁受到世祖(刘秀)的赏识,世祖曰:“吾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引号中的句子要求翻译,许多同学都对“望”字困惑、不解,甚至用现代文的意思去理解为“希望”、“愿望”,导致整个句子的含义都错了。而用上述先行组织者策略作指导的同学就知道,先推测整个句子的基本含义:我要特别(专门)赏赐李忠,诸位爱卿没有什么想法(意见)吧?对于“望”字,学生比较生疏,但是根据语境,可以推测是“意见”、“想法”、“怨言”等含义,那就基本正确了,其实“望”的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埋怨”,但对于学生,能译出上面的三种意思已经很难得了,所以也会拿到基本分(全句的翻译若是3分,至少可以得2分)。因此,古代文的翻译,同学切忌用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生硬地套用,一定要参照整个句子的含义,不要脱离语境。

 

可以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题型不仅是古文的翻译,一张试卷中的各种题型我们都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个先行性的策略,用来监督、指导学生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解题思维顿悟的产生,避免学生走“弯路”、“错路”。

 

 

 

四、             问题与讨论

 

我们对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相关变量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影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顿悟的相关变量,并不是独立存在或起作用的,而是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它们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发挥其综合作用。

 

 (本文原载于金洪源等主编《学习困难生认知结构特征与干预》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此书系国家教育部“十五”科研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①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②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金洪源,《应用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减轻课业练习负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6年1期.

 

④金洪源,《提高智力与成绩的策略——同化学习论原理与应用》.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年1月.

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2) 查看评论(0) 点击:3797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