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一例研究生特定对象恐怖症的元认知技术干预

作者: 郑洁欢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2-01

一、问题的提出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特定对象恐怖症(specific phobia)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的不合理恐惧,而且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David H. Barlow)。在DSM-IV标准出台之前,这种类型被称为“简单”恐怖症,以区别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常见的恐怖症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要高得多,但恐高症例外,其男女患病率接近。恐怖症是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或处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着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有着畏惧去忍受。患者的担忧可能仅仅集中于个别症状,如心慌或感觉要晕倒,也常伴有继发性恐惧,如害怕自我失控、会死或会发疯。症状严重时,来访者的正常社会功能会受到影响。

本案例从临床心理干预的新技术角度——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一例研究生特定对象恐怖症的进行临床诊断和干预。

二、来访者情况及诊断分析

(一)案例介绍

1.来访者的自然情况

       王心(化名),女, 23岁,硕士研究生。

       来访者自述:从大学起,害怕别人提起或描述有关鬼怪故事、灵异事件等信息,尤其在晚上时,当以上情况出现来访者会觉得紧张、不安、恐惧,情况严重出现大脑空白现象;所以来访者极力回避听到别人提起或描述有关鬼怪故事、灵异事件,并且在王心观念中认为这些事有可能是真的存在的。

王心在大学时有一次从在晚上外面回到寝室,恰好寝室同学在看恐怖电影,这时王心有点害怕,同学更是强拉着她近看恐怖的电影画面,当时王心感到内心十分紧张恐惧,并且大脑一片空白,思维变得缓慢,无法承受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如同学正常音量的安慰声)。一天后基本恢复正常,但以后对提起或描述有关鬼怪故事、灵异事件等信息特别敏感、紧张、害怕。

2.来访者近期临床症状

1)晚上,别人提起有关鬼怪的信息时,害怕并回避;

2)晚上,走在外面看到阴影处会觉得有什么东西(如人影)在那里(其实什么东西都没有),紧张、害怕;

3)当晚上,有人描绘恐怖情景时,紧张、恐惧;

4)晚上,看到恐怖的画面(如电影、电视中的),之后会感到异常害怕;

5)晚上,对提起或描述鬼怪、灵异故事的同学,产生回避行为和厌烦心理,自己知道这样不正常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

6)别人提到邪恶的事情如:死亡、犯罪等有紧张焦虑反应。

(二)诊断及问题形成机制的分析

1. 特定对象恐怖症的诊断标准(DSM-IV)

A.由于特定事物或情境出现或预期出现(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到流血),出现过度的或不合理的、显著而持续的恐惧。

B.暴露于恐惧性刺激几乎总是马上引起焦虑反应,可能表现为一种仅局限于此情境或由此情境所诱发的恐慌发作形式。

C.患者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度的或者不合理的。

D.患者一般都设法回避这种情境,否则便以极度的紧张或者焦虑忍受这种情境。

E.这种对所恐怖情境的回避、焦虑的期待或痛苦烦恼,会显著地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业)、社交活动或关系,对于患有这种恐怖症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

F.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病程至少为6个月。

G.这种与特定事物或情境相关的焦虑、恐慌发作或对恐怖的回避,都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恐慌性障碍、没有恐慌性障碍病史的广场恐怖症。

 

2心理机制形成分析——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解释

(1)一次强刺激形成条件性情绪反射:

来访者晚上从外面回到寝室,恰好寝室同学在看恐怖电影,这时来访者有点害怕,同学更是强拉着她近看恐怖的电影画面引发的高度焦虑、恐惧情绪(E)与晚上有关鬼怪的信息刺激(S)建立联结,产生回避行为、极度恐惧和生理反应(大脑空白)、思考能力下降(R),导致焦虑、恐惧能力提高。

(2)长期的增强循环效应:

 

       

3.性格因素

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性格系统,使来访者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刺激,有胆怯、无助、易逃避的行为反应;

4.其他因素:

1)自身知识观念即原有的知识系统中的不足:相信有鬼怪等事物存在

2)周围环境影响:生活环境中,身边的人有相信鬼怪等事物的存在,导致来访者学习、接触的多是令其产生恐惧的知识,并在大脑中达到一定优势兴奋表征。

 

三、临床技术干预

(一)认知调整

对来访者原有的认知上的偏差进行调整,用正向的对来访者治疗有益的知识来替代原有知识,主要有

1)对恐怖电影、电视、小说的情节,是人们制作的特效,为了吸引观众而已,无论多恐怖都是人做出来的;

2)有些灵异事件,是某些人出于利益动机故意渲染;

3 你觉得怪异无法解释的事,有些事情并不是灵异事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知道的、不确定的、无法解决的、尚未能够解释的宇宙和科学奥秘有很多,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总有一天这种“神奇”会被破解,并不是“鬼神的力量”,例如:百慕大三角之谜。可能在未来的人们看来是很正常的,就像如果古代人来到你现在生活的时代,那么你的世界也会让他们感到恐惧怪异;

4 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要无谓的关注那些没有现实意义的未解之谜;

5)在原有认知观念不能全部改变的情况下,用来访者能接受的认知观点来进行调整,例如虽然有些东西可能存在,但是我们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故事,并不与我们的生活冲突,就想和人类并存的动物世界一样,这些与自己无关,从来未伤害到来访者,来让其降低恐惧感;

6)自觉塑造自己优秀的性格,勇敢、坚强、不退缩。

(二)临床技术干预

1.找出刺激点(S)并比较刺激反应强度

1)晚上,别人提起有关鬼怪的信息时;

2)晚上,走在外面看到阴影处会觉得有什么东西(如人影)在那里(其实什么东西都没有);

3)当晚上有人描绘恐怖情景时;

4)晚上看到恐怖的画面(如电影、电视中的)。

排列刺激反应强度等级:(1<2<3<4

2. 暗示性学习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1)程序性知识的设计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来访者额具体刺激情境加入下位化的程序性知识,根据刺激程度从低到高加入程序性知识,结合情感组织者和风景想象干预刺激,当来访者对刺激的条件性反应消失,再干预更强刺激。

来访者对程序加入是否能接受,在正式放松训练之前,让来访者感受一下,若没有强烈的反应,便可运用该程序,若来访者立刻产生不良情绪(恐惧感),则要考虑与来访者共同重新设计程序。程序可以在一次放松训练中加入多次,与情感组织者和风景想象的顺承要连贯

2)情感组织者技术的运用

在暗示性学习技术干预中中加入情感组织者,有利于对来访者刺激的脱敏。其作用本案例中主要体现在促进来访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境中逐渐形成积极的适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反应系统的塑造——性格优化。

3. 防复发策略设计与实施

1)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干预中,注重培养来访者建立元认知系统,并经过训练获得元认知能力,在出现刺激点产生负面情绪时应用元认知策略来调整,自己分析问题,主动进行自我干预,而不是回避,因为一次回避相当于多次对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射的强化,并在复习下增强循环,进一步性格化,即到达性格的优化和人格的提升。

2)辅助性策略

咨询作业:到图书馆查找破除封建迷信、解释灵异事件的资料,要找确实证明了的科学论断;

自我调整:深呼吸,小程序肌肉放松;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且坚持一个月的放松训练;

意识情绪:情绪体会情绪的变化,能识别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而用所学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干预效果

在经过5次的具体干预后来访者,能够控制大多数症状,在前刺激情境中能做到心情平静,建立了自己的元认知系统。

五、讨论

(一)认知调整关键:

首先抓情绪,看是认知上的还是情绪上的,如果没有情绪问题,认识上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其次在认知调整之前首先了解来访者有无宗教信仰或是否相信有鬼神的存在,不要和有信仰或相信鬼神存在的来访者进行辩论,用事实说话,如,查看书籍搜索资料(不建议网上搜索)。再次,认知调整时也要划分等级,谈论的话题情景是来访者最先能接受的,谈论到刺激点时询问来访者是否感到恐惧,如果恐惧的话咨询师带领来访者作深呼吸,然后就谈论的刺激点写成程序。

需要弱化的刺激:

弱化刺激——强调来访者所害怕的刺激是多余的,甚至是与自己无关的,一念放下;

 美化刺激——一般适用于想象力丰富、有浪漫主义的来访者,本案例中,灵异鬼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故事,有的是很浪漫、感人的(如人鬼情未了、僵尸新娘、白蛇传等)。 

需要强化的知识:

强化知识——要使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来访者大脑中达到优势兴奋;

    强化元认知——建立来访者元认知系统,自己调整认知、调控情绪、使用元认知策略。

(二)暗示性学习技术运用——有关情感组织者的运用

放松训练中加入情感组织者,可对原来经典的系统脱敏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善:

1.用一般的系统脱敏无法达到脱敏效果时,通过输入情感组织者,可促进脱敏内容的积极知识在大脑中的优势兴奋性,消除消极认知和情绪情感体验。系统脱敏不能治疗抑郁症,改变来访者对人的反感情绪,严重的恐高等恐怖症。放松训练中加入情感组织者,可引起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带着这种积极的情感,再面对原来引起症状的刺激S,来访者便能做出较积极的行为R

2.系统脱敏只可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却不能建立崇高、自豪和自我审美等高度积极的情感。例如强迫症患者,如若不改变他的人格,就很难彻底治愈。放松过程中加入情感组织者可形成促进人格形成的积极情绪情感,经反复强化后,患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境中逐渐形成积极的人为塑造性格。

3.当用系统脱敏在一定时间内完不成治疗任务时,用情感组织者直接建立积极情绪情感,可提高治疗的速度,大约可提高一倍。

(三)有关性格优化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从我们的心理技术角度分析,性格是稳定的自动化实现的态度(思维、情绪的肯定还是否定,积极还是消极)、行为(言语,举止,思维)反应,即S-R其中E(未来得及表现出来)。性格是习惯化的情绪、思维、行为反应系统,改变性格必然要改变条件性情绪反应,在具体的应用中把人格、信念下位化做到具象化,形象化,看得到摸得着。有关人格提升,即要对来访者人格系统进行干预,最后仍然聚焦在性格上,所以对来访者整个人格系统的提升完善需要在其性格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18) 查看评论(0) 点击:7736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