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孩子成绩单背后的秘密,身为家长的你知道么?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3-28

“你家孩子考得怎么样啊?”、“别提了,气不打一处来啊!考那点儿分!过年也别休息了,赶紧给我补课!那你家孩子怎么样?” 、“嗯,这次考的还行!谁知道下次怎么样啊!” ,随着期末成绩的公布,孩子的分数、排名又一次牵动着家长的神经,如何应对考试分数成为孩子的难题,更成为家长的一大难题。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的影响,不少家长将受到好的教育视为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表现,这本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的是,更多的家长在重视教育的同时,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往往有失偏颇,将分数定义为衡量好坏的标准。而对待分数,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又存在怎样的不同呢?面对一张薄薄的成绩单,无论这次考得好还是考得坏,究竟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收获更满意的答卷呢?接下来,各位家长们随编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吧!

家长们重视分数背后的心理机制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亲子教育的博弈中胜出,家长也要明白自己心中所想。还记得当小编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可怎么办?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编有过一样的体验呢?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是将成绩与大学、前途等挂钩的。家长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往往是: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基于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家长在看待分数与成绩时,往往就是焦虑的。在这种焦虑情绪的驱动下,就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反应一:孩子成绩考好了→ 上补习班、多学习知识→好上加好才能更 好→ 才能确保上好大学

 反应二:孩子成绩不好了→上补习班、多学习知识→不好更要赶紧补→才能确保不落下

 家长的这种思维反应是否完全合理呢?

 一个小孩6岁才会说话,10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脑子有问题。”他甚至因为成绩差几次被劝退。他叫爱因斯坦。一个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他拥有一个帝国,叫“阿里巴巴”,他叫马云。

当然,这只是个案,并不能成为孩子分数不理想的借口。可是如果孩子的确尽力了,该掌握的知识也尽心去学习了,分数不理想自身已经很难过了,家长再过分苛求孩子,往往就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对学习的焦虑会不断地升高,甚至导致厌学。 试问,当身为家长的我们在要求孩子去“学学学”的过程中,对孩子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是否从孩子的心理动态出发呢?

孩子厌学、惧考的心理动态分析

孩子排斥学习的背后,同样存在一种思维模式:

模式一:成绩好→我妈高兴→我不用补课→我能过个好年

模式二:成绩差→我妈不高兴→接下来要么在补习班,要么是去补习班的路上→我的美好假期成为泡影

而言之,在孩子的头脑中,多半存在这样的思想:学习好,成绩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的爸爸、妈妈,而不是家长所期盼的为了自己而学!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孩子在面对学习的焦虑来源于父母的压力,而非学习自身的动力。孩子在面对成绩是焦虑的,没有哪个孩子不想拿着一张高分的成绩单出现在父母的面前,即能够得到表扬,又能够安安稳稳的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同时自己心里也是开心的,愉悦的,在这样的循环下,对于学习反而会越来越自信,越自信越乐于学习,久而久之将学习视为乐趣。

而反观那些没有考好的孩子呢,从拿到成绩单起,就在想着回家如何应对父母,回家后更是大气不敢喘,不知道又有怎样的枪林弹雨在等着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射,即一到学习的时候,情绪就是焦虑的,带着这样的情绪,其效率如何快的起来,其正确性又如何高的起来呢,于是就出现家长所看到的拖延、马虎、分心。接下里的一幕上演了:又在那磨磨蹭蹭的!怎么还错,还错,刚才教没教你?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就火了!面对家长的反应,孩子原本就焦虑的心情瞬间变成了恐惧,更加无所适从,越是着急越是出错。由此形成了不良循环,逐渐的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

那么面对考试分数,如何帮助孩子发掘提升空间,促进进步呢?

面对成绩,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什么?

考试的目的是查找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以改正之。甚至有专家认为,学生考试得一百分,则这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意义的。面对成绩,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什么呢?女子单打,男子单打,男女混合双打?孩子共同发现不足,帮助孩子加快进步的步伐?

第一,分析试卷,找到丢分点,弥补漏洞

基础知识存在漏洞——巩固、强化复习知识点;

解题技巧缺失——根据体型总结规律,将知识与方法融汇贯通。

做题、检查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养成做题中及答完卷后检查的习惯。

第二,做智慧家长、及时合理利用分数

无论孩子本次成绩是否理想,合理利用孩子现有的分数是关键。

孩子成绩理想:父母高兴,别忽视了一点,孩子比你更高兴!在孩子情绪愉悦的情况下,适时地引导孩子分析,这次考高分的原因何在,如何将好的成绩保持住。孩子在愉悦情绪的推动下,往往的回答是源自于前段时间的努力学习,这样就将孩子的愉悦情绪再次与高效学习状态建立了条件反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自发地将“好的成绩=努力学习”进行不断地联系,从而促进孩子学习效率提升。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责备孩子的同时,别忘记了一点,孩子比你更焦虑!如何在这种“父母焦虑,孩子淡定”的扭曲世界中,狠狠地利用孩子的焦虑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将我们那些口无遮拦,却又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解气话,如“不好好学就别学了!你是不是没带脑子学习啊?”统统收起来到!合理引导孩子发现成绩不理想背后的因素(偏科、考试紧张?),帮助孩子建立应对机制。

家长法则第一条: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前提下,家长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

顶(0) 查看评论(0) 点击:6638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